万达信息在沪发布全流程一体化防疫解决新方案

2022-01-25 15:35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3155

科技赋能,让防疫更有智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自爆发至今2年,国际疫情仍处于高位流行,国内多地仍不时发现零星散发和聚集性病例,防疫形势依然严峻。面对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大考”,全国人民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国家卫健委和各地卫健委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辅助疫情研判、创新诊疗模式、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提升面向公共卫生安全的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万达信息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持久战斗中,基于自身在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25年的经验积累,围绕“防控结合、平急一体”,结合国家、省、市、县4级联动的卫生健康信息化系统构建了阻击疫情的信息防线,助力全国的精准防疫。

解决方案

万达信息的疫情防控产品体系设计结合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思路,发挥疫情防控主体作用,遵循国家疫情防控平台管理要求,建立协同高效的涉疫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整合汇聚跨地区跨部门急需共享的疫情防控数据,优化或重构疫情防控的业务规则和应用场景,围绕“发现要早、反应要快、措施要准、管控要严”的上海经验总结,充分兼顾日常工作和应急指挥的双重需要,充分体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平战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

系统“平时”提供日常数据监测分析、预警条件设置、物资储备管理等功能,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动重点人员排查,利用智能化设备实现人员甄别、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的流程优化与重构,实现早期的疫情发现与评估,为快速完成“平急转换”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奠定基础;“战时”提供从事件报告、分级预警、预案触发,到指挥中心的疫情处置措施分配到人、疫情和实施状态追踪与态势评估,以及业务系统的现场调查、隔离管控、实验检测、消毒防护、疫苗接种等各个环节的闭环管理,厘清跨地区跨部门业务规则,做到数据动态维护、实时更新、实时共享、一键直查和跨区协查,实现“人数清、人头清、位置清、状态清”的目标,更好支撑辅助领导决策。具体模式如下:

1643096251510168.jpg

1、疫情防控管理数据中台

万达信息打造了疫情防控管理数据中台,全面采集汇聚卫健、工信、公安、大数据、政务等多部门多渠道数据,形成多个专题库,加强涉疫数据的联通、整合、汇聚与共享,并通过全面的信息汇集、系统智能发现、风险智能预警、处置全过程跟踪等新冠疫情监测和处置手段,实现对疫情总体情况进行整体概览展示、对疫情突发情况的实时预警、对应急处理过程的全程留痕和跟踪,形成对疫情全景掌握、应急发现、处置跟踪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建立“平时可防、战时可用”的多渠道疫情防控信息共享、有效协同机制,增强了政府的洞察发现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以及问题反应效率,以数据驱动疫情防控的现代化、精准化与智能化。

2、疫情防控智能业务系统

万达信息打造了疫情防控8大业务支撑系统:包括面向哨点、学校、药店以及医院重点疾病症状、诊断的常态化监测;针对铁路、公路、机场等各交通卡口的入城人员风险分级与网格化管理的重点人员排查;基于人工智能增强任务派发、现场流调、密接追踪、密接协查、报告生成服务能力的流行病学调查;综合隔离点资源盘点及隔离登记、评估、观察、采样、转运及解除相关业务闭环的集中隔离管理;融合网格服务、自我健康管理与智能化设备于一体的居家管理服务;围绕协查业务自动对接与任务派发、跟踪的区域协查管理;以及整合预约、采样、运送、检测、反馈全流程业务管理及区域资源总体调配的核酸检测管理;整合预约、扫码建档、扫码接种、不良反应跟踪及资源调配的疫苗接种管理。通过对预防、监测、处置各环节职能的合理划分以及以任务为核心的智能化感知、分配与跟踪模式,确保任务下达“不走样”、网格联动“无延时”,有序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有效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控制疫情传播。

图片2.png

3、疫情防控公众服务门户

万达信息打造基于“市民云”的城市服务总入口,充分发挥在城市服务方面的优势,第一时间响应号召,紧急策划抗疫情科技支撑解决方案,联动多方为市民提供可信、专业、便捷的疫情防控服务,包括“卡码融合、一码通城”的健康码城市应用,便利群众的出行与生活;整合口罩预约、确认患者同行查询、发热门诊定点医院查询、返程人员信息采集、疫源人员接待查询等的抗疫服务、抗疫互动和抗疫资讯,为市民提供最官方、权威的疫情服务渠道。

同时,作为基层抗疫防疫平台载体,响应国家于社区防疫战线的指引,结合社区的单位特点,开发适用于社区防控工作全流程和各环节的功能应用,统筹发挥城乡社区组织、社区工作者的动员优势和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的技术优势,有效支撑省、市、县、乡四级数据联通,构筑起人防、物防、技防、智防相结合的社区防线,有效支撑社区疫情监测、信息报送、宣传教育、环境整治、困难帮扶等防控任务,面向市民提供公开的数据源头和城市信息查询、事件反馈上报渠道,面向政府提供市民健康情况,辅助进行疫情监测,形成立体式社区防控数据链路和闭环,提升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成效。

图片3.png

4、疫情防控智能终端

万达信息立足于公共场所健康码查验以及大人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的需要,基于场景将复杂的流程操作以一体化设备进行封装,快速推出了智慧防疫“三件通”——核检通、健康通、接种通,避免出现居民因无手机或难以操作而出现的不良体验。

“健康通”深化“卡码合一”服务模式,兼容身份证、医保卡及社保卡,智能识别居民健康码状态、精准拦截智能报警,实现“亮码自证”和“扫码认证”双轨并行。

图片4.png

“核检通”采用“扫码即用、云上登记、亮码即采、云端调度、实时反馈”五步法,采样效率提高为7人/秒。

图片5.png

“接种通”开创“大规模免疫防护”管理模式,通过健康驿站和接种通“登记-扫码-接种”三步实现“一人一档,带码打针”,全链条一体化运作。

图片6.png

案例实践

万达信息已重点保障和支撑了上海、湖北、浙江、广东、北京、黑龙江、江苏、湖南、四川、山东、陕西、内蒙古、新疆、江西、云南等20多个省市疫情防控应用安全、有序、高效运转,响应了100多个地市以上客户的疫情防控数据交换和数据治理的应急需求,助力抗击疫情并支撑疫情防控常态化,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

上海

上海市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坚持人、物、环境同防,聚焦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关节点,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防控和局部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各项措施,并基于城市“一网统管”,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重构业务职责与流程,共同推动不同区域、不同机构、不同团队在统一信息基座下的联防联控。如利用“健康云”针对机场港口、医疗机构、隔离场所、冷链作业等重点场所,开展入沪/入境人员申报、岗位人员风险等级划定等,实现针对不同人群的分级分类管理;如将监管触手深入到临床一线,对特定疾病、症状、体征等进行监控,促进“预防关口前移”,守住城市疫情防控的“护城河”;同时通过广泛的信息汇集、动态的智能发现、实时的风险预警、全流程的处置跟踪等新冠疫情监测和管理手段,强化针对流调的信息化支撑以及深入全市的网格化管理,贯彻“找到人”“管好人”精准赋能城市防控工作,打好“平急结合”组合拳。

浙江

通过全省发热门诊监测、核酸检测、口岸异常症状送医、特定药品销售、重点人群管控、冷链食品抽检、浙冷链等疫情防控数字化数据集,形成全方位全流程疫情防控数字化智慧监测预警和调度指挥系统,已覆盖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和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等。多维度、可视化实时展现省市县各级疫情防控能力储备、运行负荷监测和资源统筹保障等关键指标信息,基于发热门诊就诊人次、特定药品销售趋势等异常情况的实时监测,结合专业理论和大数据算法,实现疫情防控智慧化多点监测预警,助力疫情防控的态势即时感知和风险高效处置,持续推动“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优化完善。

乌鲁木齐

“新疆好地方”APP,作为防疫的前哨关卡,通过健康服务码、入乌申报、场所码把好三级三道门,通过APP中“健康服务码”和“场所码”可用于核酸信息采集,核酸结果、行程卡、疫苗、入乌申报状态信息查询;为便利老人、小孩等因客观原因不便操作智能手机的市民,家人及社区工作人员可分别通过“亲属健康服务码”和“老幼关怀服务码”协助申领静态码用于身份核验。此外扫描“场所码”以及可用于判断人员防疫状态,确定人员能否通行。实现了早发现、早预警、一码通城、快速通行。

成都

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有效防线。为了提高社区防疫能力与效率,同时满足居民对于医护、心理疏导、生活用品配送、生鲜采购等生活需求,郫都区委社治委联合天府市民云上线“社智在线”智慧疫情防控郫都专区,以科技赋能,搭建疫情期间居民与社区工作者、商户、政府部门等多方沟通的桥梁,在筑牢社区疫情防火墙的同时做好社区服务保障。

张家口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核心区疫情防控信息化平台,以疫情防控为核心,构建涉奥人员管理填报系统、疫情防控资源管理系统、自我健康监测系统、疫情防控数据可视化平台。通过平台及“幸福张家口”APP实现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核心区测温验码、监测预警、流调溯源、消毒消杀、定点隔离、核酸检测、医疗救治和疫苗接种等防控体系化、集成化、可视化,保障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日常及比赛期间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

640.webp.jpg

责任编辑:paopao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生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