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耗材带量采购有了新的变化,骨科耗材国产替代有希望了

2020-10-22 17:59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788

前几天,国家高价值医疗消耗品联合采购办公室正式发布了 "国家机关集中采购冠状动脉支架文件",第一年预定采购总量超过 107 万件,占中国冠状动脉总直接需求量的 60% 左右,甚至以 2850 元为指导。此前,在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开展了高价值消费品采购试点,市场对大批量采购在全国的落地有一定的预期。然而,冠状动脉支架在我国具有技术成熟度高、规格相对较少、更换率高等特点,已成为一个试点品种。


采购文件的公布,使国内冠状动脉支架企业的市场价值暴跌了 400 多亿元,但作为消耗品的骨科植入物的数量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价值消耗品,可以预见,全国的集散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我国骨科领域已经完成了从小作坊向现有大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虽然国内科技龙头企业并不少,但事实上,在骨科消费品领域,外国企业仍占有较大的领先优势,外国企业的优势与其领先的技术和引入市场的第一优势密切相关。"10 月 20 日,北京一家健康产业基金的投资经理王骏告诉记者。


然而,王骏也表示,目前国内产品的认知度也在提高。随着大宗采购、医疗保健控制费用等价格导向政策的推行,预计未来几年国内替代的速度将加快。


加速国内替代


上世纪 90 年代,在进口产品问世之前,国内骨科产品非常稀缺。不像今天那些试图让产品进入该部门的主要代理商,医生们很难使用 30 年前所需的医疗器械。


外资进入市场后,迅速填补了中国骨科医疗器械市场的空白,在中国市场竞争中也取得了巨大的先发制人优势。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骨科医疗器械公司在产品、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企业。在近 20 年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大多模仿和跟随进口产品进行研发和生产。


与近 80% 的冠状动脉支架市场份额为国内制造商的情况不同,骨科植入物领域仍以进口制造商为主。目前,在不同的细分领域,国内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也不同。骨科创伤领域约 70% 的市场份额属于国内制造商,脊柱领域约 50% 的市场份额属于国内制造商,约 30% 的市场份额在关节领域属于国内制造商。


王骏说:" 进口替代程度与产品认识到的技术难度成反比,说明中国骨科消费品的技术水平与进口产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经过十多年的混乱发展,中国骨科设备领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龙头企业,其中威果、微创、大宝、三友、爱康、春力等上市公司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公开数据显示,国内创伤行业领军企业大宝医疗的最新市值已达到近 400 亿元,收入 12.5 亿元,净利润 4.8 亿元。近几年来,其净利润保持了 25% 的快速增长,高于同行业的平均增长率。中国骨科植入物的市场规模约为 300 亿元,近几年的增长率为 10% 至 15%。


同时,现行国家政策的指导也有利于国内厂商提高市场占有率,参照国家冠状动脉支架采购,对价格要求的监管水平非常苛刻,这是国内制造商的最大优势。更有意义的是,由于国家大宗采购必然会将各地区的顶尖医院纳入收藏范围,而这些医院目前主要采用进口产品,预计国内大宗采购的登陆将打破国外骨科制造商在顶级医院的主导地位。王骏指出。


虽然国内骨科产品在国内还存在一些差距,但在设计、材料和安全方面都能满足临床需求。"国内领先的联合技术制造商表示," 同时,国内制造商也将积极利用新兴的国际技术来提高自己的技术储备,并继续寻找外国制造商绕道赶超的机会。


竞争创新


技术水平的差异与行业人才水平、市场发展水平、企业研发积累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人才水平已与国际化接轨,骨科临床水平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国内企业的主要弱点是整年缺乏积累的研发经验。


在此背景下,除了大力引进人才和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外,如果我们能更多地关注该行业的新兴产品,可能会给国内制造商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例如,自 2018 年以来,自 2018 年开始逐渐升温的整形外科机器人的投资和融资热,自 2018 年天志航空公司完成 3 亿元 D 轮融资,以及以色列马佐尔骨科机器人被天志航空公司以 17 亿美元收购后,骨科外科机器人的投资热开始显现。2020 年 7 月,天志航空公司成功登陆董事会,最新市值高达 300 亿元,类似于国内领先的骨科植入企业大宝医疗,大宝医疗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才达到这一高度,而天翼航空仅用了十年时间。

image.png

过去两年,资本市场越来越重视骨科机器人,从 2018 年开始,今年在市场上全面引爆。"现在赛道上的竞争非常激烈,最重要的是尽快完成产品的研发、临床和注册,并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只有最好和最快的产品才能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一家国内联合机器人公司的创始人说。


在更传统的骨科植入领域,近年来运动医学是一个热点领域。根据 GlobalMarketInsight 的数据,到 2025 年,全球运动医学市场将超过 90 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接近 8%,远高于传统骨科和骨科消耗品的 2% 和 5%。


凯利、大宝、卫高等国内产业巨头也在规划体育医药领域。其中,凯利泰成立了一家独立的体外开发体育医疗产品公司,完成了数千万元的市场化融资。德国和美国医药作为国内领先的体育医药企业,也受到了 Hillhouse Capital 的青睐,并于 9 月完成了 1 亿元的融资。


国内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在产品的选择和布局上开始更加重视技术含量较高、市场空白较大的新兴产品。" 在新兴细分领域,国内厂商和进口厂商几乎处于同一起点,在这些领域,国内厂商并没有失去引进的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随着国内专业人员和资金的不断投入,这些新兴领域必将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生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